Being Boring
Monday, May 31, 2021
海上劳工
的第一本雨果
狮子真好吃啊
评论
海上劳工
2009-06-26 22:45:07
小时候得了气管炎,养病的时候看的。由于看的时候年纪太小,没有领会到雨果的精髓,只觉得很闷很闷。但是有好几个场景給我脑子里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了那个悲壮的结尾。
过了好多年才看了巴黎圣母院,调调和这个完全不一样,还挺暴力色情的,晕。然后16岁再看悲惨世界,精神受到了很大震撼,还哭得死去活来好几次,看完直接改变了俺的人生观。后来又看了笑面人,可是没能找回悲惨世界的感觉。
雨果虽然风格多变,但是他只爱用自我牺牲型男主角。在海上劳工里,我觉得雨果想返璞归真,搞搞自然主义,简化情节,简化角色互动,生生把男主角搞成“注定要失败但是还要与天斗”古希腊型英雄。其实美国的moby dick也有这个调调。
但是我认为雨果是个比较世俗(mundane)型人,他还是适合写人物群像和历史事件,而不是这种有宗教意义的寓言和希腊悲剧。
当然这本书里他最大的好处还是很明显:这人元气太充沛了。作为一个读者能感觉到他的强大气场直接从书里弥漫出来,所以他不管他写啥,都很感人。不过第一次读雨果,我还是建议去看悲惨世界,那本只要看下去,没人不动容的。
1333人阅读
编辑
|
设置
|
删除
有用 6
没用 0
回应
转发
收藏
[已注销]
2010-01-16 22:34:01
“这人元气太充沛了,直接从书里弥漫出来’‘,呵呵,写的很恰如其分啊。当时感觉自己就像吉利亚特似的。看的时候我的年纪也好小
素食者
2015-04-03 21:14:24
莫比迪克有一种野蛮甚至带有邪恶的味道,像海狼赖生一样的;吉利亚特本质上是善良和美的雕像化身,与他们不同。 《海上劳工》所面对的自然界虽然可怕、狂暴,但是诚实的,算可敬的对手;《悲惨世界》面对的人世却充满了丑恶和诡诈,悲剧性更强。
may家生鲜
2016-08-31 14:48:22
都是海上事,海上劳工更觉得行文紧凑 情景生动,通篇都是精彩,欲罢不能。 还没下得来心去看悲惨世界,先看看.....
<code id="pre-code"> </code>
转发到广播
加上去
> 海上劳工
作者:
维克多·雨果
出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
定价:
1.39元
装帧:
封面设计:戴卫
页数:
436
时间:
1980年8月第一版
>
侵权投诉通道
>
开通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
Atom
]
<< Home
RSS订阅
Labels
Study
School
Reality
Reading
Photo
Music
IT
GTD
Finance
Film
Fiction
Archives
2008/06
2008/07
2008/08
2008/09
2009/02
2009/03
2021/05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