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ation from MBA events
今天的MBA学校介绍活动很有趣。5-6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围成一桌,一共组成十二桌。美国,欧洲,澳洲和香港(其实就是俺的母校一家)共12个大学的招生代表在每桌用10分钟介绍自己的学校,并回答问题,轮遍所有桌子为止。
俺无耻地以俺妈妈单位离那里近为由,让她假装成也想读mba的人陪我去,实际上是因为俺胆子有点小性格羞涩(某些人!不许呕吐!)想有人陪,况且俺妈可以送我回家。虽然我妈面相颇年轻,但要不是被分开在两张桌上,别人看神情听声音,不难猜出两人关系。
俺妈妈那桌男生多,工程师多;俺这桌只有一个男生,除了俺其它全是各种形态的美女,有中国传统型丹凤眼的,有看上去纯真可爱的,有知性的。统统是作marketing的(看不出是作events还是analysis还是根本就是sales,marketing概念太大了)俺很兴致勃勃的注意了半天她们的神态举止,感觉她们应该和我一样工作一两年。
然后就被打击了:人家介绍自己的时候都说自己工作七八年了。特别是里面纯真可爱型的那位,打扮真的很学生,也不化妆,脸上还有些痘痘,俺实在没想到她都工作九年啦啊啊啊。太自卑了,人家都已经满足工作经历要求,就我不停地问minimum working experience是多少年。
我们桌唯一的一个男生英俊得非常香港,轮廓极深,打扮也阳光,但是就是看着让人觉得像同性而不是异性。这个男生脸上就像贴着'start-up'两个字似的,理想远大,对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非要表达出来不可。这男生英语口语非常好,是组织这次活动的教育机构的员工,申请了好几年mba了,都没有去,面试官都认识他了,orz。
俺们整个桌除了我都是做疑似sales的marketing的人,他们都非常活跃爱问问题,俺作为一个文静人群中相对活跃的人真是自愧不如啊,当今世界就是extrovert的天下而。可怕的是俺的口语越来越差了,不仅he she不分,着急就结巴起来,真苦恼。俺一定要减少无谓的嗯啊,宁可说得再慢些。
关于mba学校俺有几大观察结论:
1 中国人喜欢美国学校,美国的学校表示他们每年收到来自中国的申请能占到总数的40%。但欧洲连巴黎的hec,西班牙的esade等世界排名前十的商学院都不受欢迎。
2 essay真的很重要。一定要用自己的特色打动别人。
3 人家根据多个标准判断。如果gmat的数学低,他就看你的本科数学相关成绩。不会一棒子打死。结论是,俺的口语亟待训练,俺最好拿cfa level 1的成绩作为筹码,弥补俺工作经验的不足。
4 Comments:
好像MBA这个东西,确实做管理和marketing去读的人比较多,纯做技术的人读mba一来兴趣不大二来对手头上的事业帮助不多,除非铁了心以后改行。
技术人员读mba的大多想是想上升到公司管理层,想管管研发外的事情。俺觉得marketing这个概念超模糊,好像只要不是做纯研发的都管自己叫marketing.
其实俺倒是觉得还是做技术的比较亲切,俺不喜欢巧言如簧巧言令色型的销售人才,老是感觉他们很势利只理睬自己能利用上的人。囧
"俺觉得marketing这个概念超模糊,好像只要不是做纯研发的都管自己叫marketing" -- 是滴是滴,我一扮演售前去忽悠客户的时候,就觉得这不就是marketing的事情嘛。
恩恩,我也比较喜欢技术,或者说是有技术背景出来的人,纯商务出来的总合不太来。
恩,不过俺也听到纯商务的人说过,他们觉得技术出身的人“轴”(固执不灵活),囧。不过做销售的说话确实了得,俺常常想学习他们的本事,但是俺没有吃过那种苦估计学不来....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