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 Boring

Sunday, May 30, 2021

wp.najja.org 2009年末到2010年初

 

gf1入手感想和设置

啦啦啦, 俺打着自己拍婚纱照的旗号入手了新相机女朋友一号(panasonic gf1), 选择的套头是20mm f1.7定焦.

第一个感想是真的好大, 真的好重. 俺以前用的是卡片机里最小号的sony t10, 和信用卡一样大小,厚度不到2厘米; 看到gf1的瞬间我有眼前一黑的感觉. 虽然它长宽和iphone差不多, 但是装上饼干头后超级厚, 达到了7-8厘米. 过了几天我适应了它的体积, 但是直到现在还是觉得重得够呛. dpreview上说重量才450克, 可是感觉挂在脖子都有点抬不起头来, 真的被t10宠坏了. 总之, 俺在dpreview上做了无数功课还是没有料到重量和体积如此惊人, 究其原因是dpreview的论坛里的人以前都是用单反的, 所以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它大.

除了上面这点, 这机器大方面全是优点: 做工好结实, 颜色低调(我挑的银灰)但是很时尚, 各方面速度都灵敏得一塌糊涂, 启动和对焦那叫一个快. 设置上可调的地方很多(废话! 当然比超小型卡片机选项多), 俺这辈子第一次手动调什么光圈, 快门, iso, 白平衡, 很激动!

由于1) 俺第一次用raw格式, 后期进行了一些微调 2) 快门光圈等等可以调很灵活 3) 启动和对焦快, 俺发现现在能抓住以前用卡片机不能抓住的时刻, 比如在车里拍转瞬即过的车下的人, 比如夜里的景象, 然后又给了很大的后期做加工的余地. 本来想配点图的, flickr的服务器今天疑似被和谐中, 我就不上图了.

上面的优点是单反的普遍特性. 这个相机特有的优势主要在个头上, 我认为此优势主要针对女生: 因为这相机很难塞进口袋里. 男生一般不带包,他们如果带单反就要背一个相机包, 他们既然不能把相机塞到裤子口袋里, 难道他们要扑地一声从相机包里掏出一个长得非常像卡片机的相机么? 那对(中国)男生是不可想象的. 俺这么多年对男生的了解就两个词:

Size matters.

大size就意味着man, 我以为这是深植于男生潜意识的想法. 所以男的就希望一掏出来, 大家都wow的一生赞叹好专业啊. 女的因为基本都带包出门(难道把钱包鼓鼓地塞在裤子口袋里???不可想象!), 所以不在乎塞不进口袋, 比较在乎的是外观~~~

当然, 相机有许多小地方很值得吐槽:

0) 这机器最大的毛病是高ISO的确不太好, ISO800再往上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俺的解决方案是利用这机器的出色的"动态黑白"胶片模式拍高ISO, 特别是拍人, 黑白比彩色有神采. 所以我干脆把动态黑白存在c1里, 一转滚轮就可以拍啦.

1) 镜头盖非常容易丢. 都没有可以穿个细绳拴着的地方! 难道单反镜头都是这样的? 我在dpreview上都没看到有人抱怨.

2) 说明书写得很差, 逻辑顺序一塌糊涂, 翻译得怪怪得, 而且有些设置根本没有讲. 不过听dpreview上人抱怨EP1/2的说明书也是火星文

3) 转盘太紧了点, 转起来有点困难. 另外我觉得一个转盘不够, 最好有两个.

4) 23点聚焦时不允许自己选择点, 只好半按着快门一个个尝试. 单点聚焦的挪动和改变大小不知为什么非常笨拙, 很奇怪, 反而是手动聚焦在20mm f1.7上超级好用.

5) 按下快门前这个机器LCD里显示的内容并不是片子的实际样子. 如果要预览拍出来相片的效果, 必须按右下的快门/回收站健模拟快门效果, 然后按display模拟实际曝光, 才能预览最终效果. 好麻烦啊...

6) 这相机的LCD太亮了太锐了, 在LCD看的效果比实际片子看上去曝光高出1/3EV到2/3EV/.

7) 松下的jpeg引擎颜色不好, 总体偏冷, 画面偏紫色(magenta). 不过可以通过调整胶片模式和白平衡解决, 调整方法如下

第一步. 把胶片模式从标准换到动态, 然后微调动态模式的设置, 把对比度减去1, 饱和度加1, 降噪减去1.

第二步. 按WB进入白平衡, 在AWB上按下箭头, 微调绿色+2 (为了去掉紫色), 微调黄色+1(为了偏向暖色调).


Frost/Nixon和英国政治喜剧

The first and greatest sin of the deception of television is that it simplifies; it diminishes great, complex ideas, trenches of time; whole careers become reduced to a single snapshot.

极度focused的电影. 每个演员都出色, 我的天啊, Frank Langella的演技简直是超人! Rebecca Hall和Michael Sheen一贯地令人喜爱.

上面这段台词揭示了电影的主题, 由Sam Rockwell念出, 听到这里突然俺觉得都快流眼泪鸟. 突然撬开一个人的外壳瞥见他内心的一角, 人性啊, 太人性了.俺惊异地发现他就是某人儿子拍的Moon的主角. 看来真的有必要看Moon了

10290A_UNI_FNX_DOM1sh_Spread_R4

最近我超级喜欢政治片, 不过很讨厌Oliver Stone的阴谋论政治片, 喜欢喜剧片, 特别是集合了Yes minister和the office风格的the thick of it和in the loop. 英国喜剧那种微妙感和粗口结合起来效果惊人啊!

大爱苏格兰粗口王!

fnx0yq

Screen shot 2009-12-30 at 下午10.28.07


关于婚姻相处的准则

老爸跟我说了几条他总结的夫妻相处之道. 俺还是很同意的, 不过我真没觉得他在实际生活中全部实践到位了啊, 他每次说我都提我初中时候的事情呢!

0. 基本前提是尊重人, 不说侮辱人的话

1. 两人要找到共同的乐趣

(点评: 俺的理解是首先俩人得是最好的朋友, 玩在一起不觉得闷, 然后才是couple. )

1. 绝对不能回娘家, 因为很伤人而且双方都下不来台.

2. 家里的事共同承担, 谁哪天有空谁做饭, 都有空就一块做. 在两人都懒成一团的时候, 要拉着对方一块做.

3. 不许提旧帐, 吵架中不提任何2周之前的事. 不许用"你总是xxx" "你是个xxx样的人!", 做到就事论事.

(点评: 俺一直觉得这条特好用, 可以防止战事升级)

4. 不许用对方和别人的bf/gf比较.

5. 生活习惯不同的地方重要的可以调教, 比如穿衣风格和卫生习惯; 不重要的就无视之, 比如牙膏应该从哪头开始挤这种细节

6. 对待对方的父母要尊重, 客气而保持适当距离.

7. 尽量少唠叨. 看到有不顺眼的地方, 就自己先干起来, 再短促有力地要求对方加入干活的队伍.

(点评: 从俺妈来看, 俺应该不会唠叨吧, 除非我越来越像我爸)


外国人的婚姻和Hope姐

今天看了一篇NYTimes讲婚姻的长篇自述Married (Happily) With Issues, 觉得如果这位作者去某粉红bg论坛发帖, 一定会收到无数劝离婚的回帖的. 比方说她先生爱把ex挂在嘴边, 还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回忆自己所有的ex; 用下厨当成逃避现实的借口; 存不下钱等等 ---- 咦, 越听越像High Fidelity的男主角呢. 通过这篇还有长期埋伏在ask metafilter观察到老外的感情观和我们很不一样, 独立(or 自私?), 拿得起放得下, 反对任何改变对方的企图.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们胆子很大, 不像中国人对谈朋友那么谨慎, 要是告诉他们在中国主流思想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在耍流氓", 他们一定要晕过去了.

提起High Fidelity, 我就要说我关于文艺青年的几条鉴别标准:

只要是文艺青年, ta一定会喜欢库切的"青春"一书.

只要是音乐青年, ta一定会喜欢高保真这部书.

好啦, 作为一个伪文艺青年, 今天豆瓣电台给我放了一首Hope Sandoval姐姐的Suzanne, 唤回了很多回忆啊. 那时候我刚进豆瓣, 听那张当时红得发紫的Bavarian Fruit Bread, 魂都没了(副作用是很困), 特别是翻唱Cohen的Suzanne一曲. 今天一查, 发现她居然今年又出了一张新专呢.

图为曾经被谣传吸毒挂了的Hope姐, 俺真的喜欢她的声音, 爆有磁性

85en24qen95q9nq4

虾米的suzanne一曲, 如果载入太慢, 亦歌也有这首.


IMDB评分前250名地图

Screen shot 2009-12-25 at 下午04.38.04

法国人做的, 太好玩了, 一定要推荐下. IMDB真是太美国化了啊, 特别是还有个Western & Co的分类, 这个分类最顶端还是Wo Hu Cang Long (2000).

另外这个前250名在不同年代的分布也很有意思, 好多近期的电影的确是被高估了. 因为imdb把投票人数算成进排名的条件之一, 所以很多>8.3分的老片因为票不够多不够格排进来.

BTW Vertigo最高!

大图

中图

via


全面推荐mac上软件

为了停止本博迅速走向自言自语孤芳自赏的境地(咦? 难道写博本身不就是孤芳自赏么), 在看了这个贴发现有人以为mac上软件少, 所以俺决定推荐一下这个平台上我常用的好软件.

大前提:

1. 软件生成的文件必须在和windows系统用户交换的时候完全兼容, 绝对不允许有别人打不开我发过去的文件的情况. 所以iwork(apple出品的办公软件)出局, 当然iwork作为doc、ppt和xls查看器是不错的.

2. 我讨厌选项太复杂的软件, 喜欢功能够用、界面好看、 上手快的软件.

常用软件网站:

I use thisMacupdate是两大mac软件评测/打分网站, 以下软件都可以在这两个网站直接搜索到, 大家可以搜索下, 然后两个网站豆邮直接下载的链接. 比较一下, I use this界面更直观, Macupdate收集更全功能更强.

找Mac下破解软件要看这个论坛, 最好的办法是在google reader订阅了, 要找哪个软件的kd版就在google reader内部搜索之....当然喜欢的软件还是应该买.

视听:

Itunes: 这个多功能的音乐、电影、 iphone巨无霸管理程序在mac上速度比windows下快相当多, 但是很多时候我真的有些想念foobar的可定制性和音质. 只是在mac下, itunes确实是不可取代滴, 除非你想尝试一下另一个巨无霸songbird.

Movist: 俺最爱的电影播放器, 字幕效果很好, 拖动应用字幕的方式方便, 软件设置很傻瓜. 这软件是韩国人写的, 更新蛮勤快.

Screen shot 2009-12-21 at 下午06.17.51

Cog: 播放flac等无损音乐格式的东西, 其实我很少用, 还是爱用XLD直接暴力转mp3.

I love stars: 在用itunes听歌时自动在menubar上出现几颗星星, 便于给歌曲打分.

Screen shot 2009-12-22 at 上午10.54.06

Last.fm: last fm客户端, 如果爱听歌last fm的统计还是超有趣的.

Mac-Fetion: 独立飞信客户端, 多虫, 不过还在更新中.

Mplayer OSX extended: 强大的mplayer家族的一员, 不过在我转到movist,基本被弃用了.

网络:

Adium: mac上杀手级即时通讯软件, 支持gtalk, msn, qq等等, 界面美观大方, 定制性强得变态. 主要不满意它拒绝支持gtalk隐身.

skitched-20091222-104500

μtorrent: BT客户端, 我觉得超级好用, 功能不多不少, 不过目前不支持magnet, 想用magnet的就去用更轻量级的transmission吧.

Mldonkey: 电驴客户端, 占用资源极少, 同时可链多个服务器, 速度快. 但是它的Kad网络支持我不太会搞, 总觉得没连上.

Ssx: Soulseek客户端,能用.

Dropbox: 用来在不同计算机间(含iphone)同步文件, 也支持直接分享文件.

1password: 密码管理工具, 和各种浏览器和iphone都结合的很好。mac平台的杀手级软件.

Cyberduck: 无比聪明的ftp软件.

Evernote: 万能笔记软件, 我觉得mac下的客户端比windows下的界面要传统和直观些.

Notify: 放在menubar上检查gmail新邮件的软件,可以直接写新邮件噢

Marsedit: 俺用过的最佳blog写作软件, 本文就在此软件里写成,快捷键定制性很好

QQ: 腾讯的原生QQ程序端, 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娱乐功能, 我觉得很不错.

Tweetie: 当年石破天惊的mac原生twitter客户端, 由于不支持api, 必须要通过修改hosts穿墙. 目前的版本没有list和官方rt支持, 所以大家都盼望tweetie 2 for mac快点出来.

Safari+click to flash+glims+safari gestures: Mac版firefox界面很不舒服, 而且不支持mac原生cmd+ctrl+d查字典动能, 所以我还是喜欢用safari. 三个扩展中只有glims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它提供了用关键字在地址栏直接查询功能; click to flash适合讨厌flash的人, safari gestures适合爱用手势的人.

图: 利用glims提供关键字在地址栏直接查询功能, 图为在豆瓣搜索十月围城.

Screen shot 2009-12-22 at 上午11.37.22

我很不喜欢mail.app, 觉得速度有点慢.直接用gmail网络界面就好.

系统

Google Quick search box: Google提供的quicksilver/spotlight代用软件, 带很多功能, 比quicksilver设置简单多了. 取替系统自带搜索, spotlight和计算器

Screen shot 2009-12-21 at 下午06.01.55

Appcleaner: mac上默认删除软件的办法是拖到垃圾桶, 如果想把设置软件也删干净就用这个吧.

Betterzip: 用来解rar.

F.lux: 根据时间改变显示器的色调, 晚上用暖色调对改善睡眠有好处.

Dictionary(系统自带):这个带的是牛津美国字典, 很全. 而且还有thesaurus近义词, 适合我这种写作无能的人.

Show Hide Invisible files: 偶尔需要显示隐藏文件时候用.

SlimBatteryMonitor: 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时候自动出现在menubar上显示电池的剩余可用时间.

WeatherDock: 具有高度定制性的天气软件, 可以选择显示在menubar、桌面或者dock上.

Tinker tool: 调整操作系统的隐藏设置。我主要用它调大默认字体.

Afloat: 可以设置让任意窗口永远在顶端.

Dashboard kickstart: 每次重启以后要用dashboard都要等它慢慢启动。 这个软件智能地自动启动dashboard, 就不用傻等了. 用dashboard必装软件.

工具

QIM: 很不错的中文输入法, 用的是搜狗的字库, 更新很频繁, 建议大家趁着每年作者庆祝小孩出生/生日特价期购买.

Justlooking: mac上的acdsee/irfanview

Skim: pdf查看器, 有很多为了看学术pdf加的很贴心的功能, 比如加入注释, 查找注释, 逐行高亮等等.

Skitch: 截图处理软件, 在截图上标注一下很方便.

Things: Mac上两个著名GTD整理代办事项的软件中简单的那一个. 和Omnifocus比, 我主要看上它的设计细节很人性化.

Minco: 记录每项代办事项花费的时间,很容易和things以及ical结合起来

Screen shot 2009-12-22 at 下午12.11.51

Mindnode: 史上用起来手感最好的脑图软件, 免费

Screen shot 2009-12-22 at 下午12.04.55

Vmware fusion: 虚拟机软件, 我用它跑windows xp. Unity view可以做到和mac系统浑然一体. 不推荐再装一个独立的windows系统, 因为 1) 要写个word文件就让我重启? 2) Windows在mac上跑会让机器太热.

Iphoto: 懒人的照片管理软件.如果是处理raw, 还是用aperture或者lightroom吧, 前者对相机的支持比后者弱, 但是用起来更顺手.

Dashboard widgets:

豆瓣电台: 放到dashboard上可用性很高, 不过我注意到开着itunes就放不出来

Screen shot 2009-12-21 at 下午05.43.19

Istat pro: 很方便滴看机器硬件状态

Minutes: 无敌好用的倒计时widget, 意外之外的有用, 可以放几个不同颜色的在dashboard上.

Screen shot 2009-12-22 at 下午01.24.45

重申一下, 每个软件都可以在I use thisMacupdate搜索到, 我就不单独链了


各种花痴想法

童鞋们我欢乐地回家啦! 最怨念的就是没有办法看了avatar imax 3d版再回来.....

在机场的时候慕名买了现在最受小众吹捧的monocle, 有点失望. 覆盖面很窄, 特别是时事经济, 挖得也不够深, 广告还超多. 最让我不舒服的是里面老吹捧自己和读者是精英(elite), 特权阶级(the privileged) 等等.

和我妈聊天, 被我妈说成是和人很保持距离, 很没有personal touch, 对别人的感情完全无知觉的一个人. 杯具....不过她说的也是事实, 但是我觉得这几年已经变personal很多了. 我妈这只白羊对人际关系要求真的很高呢. 不过我经常觉得没有好好回报别人好意, 所有人都对我很好, 都不知道该咋表现好了, 说谢谢吧又显得见外了, 不说又显得不当回事, 所以我一般都避免想这种问题, 宁可做没心没肺状跑来跑去.

最近对日本的印象稍有改变, 八成是看多了这个blog, 觉得这个国家的国民好像突然和蔼可亲了起来. 他们的文化方面啥都和西方世界很不一样, 随处可见奇葩, 真的是好多奇葩啊, 实在是太有特色了!

另外推荐一个哈佛的网络课程, 真是精彩得我嘴巴都合不拢, 哲学就该这么教! 噢雪特!

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去某著名粉红论坛转了一圈(不让公开连接, 整个论坛处于地下状态中), 一进去就看见"战摇滚圈美人"的新帖, 俺就想找找有没俺偶像, 内心觉得他在国内不算流行, 大概没有他吧, 没想到冲进去第一个照片就是, 而且帖里好几个饭兴冲冲地八上了Bowie VS Jagger和Bowie VS Iggy VS Lou, 囧死我了, 一边想着"他流行起来就显不出俺品味的特别了", 同时也觉得"越来越受欢迎说明很强啊".

图: David Bowie柏林Heroes时期标准照, 其实他就是典型英国人长相.

David+Bowie+article10272160199ED2A00000578

俺还是觉得第一美人是Pink Floyd的吉他手David Gilmour年轻时候, 但是他的气场有点弱, 而且不上相, 动态比照片强出一万里, 而且容貌只保持了几年.

图: Gilmour年轻时期无敌的动态, 稍等gif载入较慢

pinkF31.gif

第二是Led Zeppelin的Jimmy Page, 虽然我经常觉得按俺的审美他真有点胖(不要打我).

图: Jimmy Page (非fans不好找图啊就随便帖了)

jimmypage


Lady gaga Lord dada

稍微研究了一下Lady gaga, 发现她学大卫鲍鱼爷爷(David Bowie, or lord dada)太明显了. 明显就是他fans么!

DavidBowie_Sukita25

鲍鱼爷爷对整个音乐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音乐和形象是一体的. 原因有二:

1 鲜明的形象有视觉冲击力, 一上来就把人震住了, 让人更容易投入到音乐氛围中. 不仅仅是唱歌而已, 而是一场表演, 除了音乐外, 还要有故事贯穿始终, 有高潮有结局.

2 形象劲爆有利于增加话题性, 更容易搏出位.

总之, 他这一派提倡的是音乐要有"表演性质", 后来这个理念成了流行音乐圈的大主流, 现在的演唱会和新人的包装都表演化了.

不过, 一般流行乐手, 特别是美国的流行乐手, 不敢提特别出格的形象, 哪怕是麦当娜也不敢太过分, 毕竟装双性恋的外星人会同时收到直人和弯人等大多数地球人的攻击.

Lady gaga胆子还是挺大的, 没事传传自己是变性人的消息, 穿着打扮也很吸引眼球, 接受采访时回忆当年如何吸毒, 在流行音乐圈这已经算过分了.

不过我觉得她的形象和她的音乐结合不够紧密, 和鲍鱼、麦当娜这种"人、戏、乐"不分的还是很有差距。她要继续努力啊, 不过说实话一个流行乐新人, 很可能也不由自主.

她的另一个风险是一旦音乐不流行了,她马上就彻底成笑柄了。她这样的明星和芙蓉姐姐只有一步之远。

gagabowie_pants


可怕的生化课内容

Swiss Institute of Bioinformatics (就是搞 ExPASy 那个)把所有metabolic pathway(这个是叫途径?)弄了大图. 众生物/化专业的去围观啊!

俺觉得即使是 Lehninger , 还有续写的 Nelson 和 Cox , 也不可能把这些全都记在心里吧.

大图下载

Via


Avatar各种消息和单反相机比较

传说Avatar IMAX版可能推迟到1月4号. 不过放映厅应该已经了, 北京有:

北京华星影城IMAX厅
北京万达国际电影城石景山店IMAX厅
北京 中国电影博物馆 IMAX厅

最牛的是这个

无锡大世界影城IMAX影厅
(2010年1月2日将正式启用,
就是为了《阿凡达》造的!无锡影迷福气大啊!)

不过帖里有人说IMAX 3D可能效果有点太强烈了脑袋受不了, 所以俺要看北美上映后对不同影院的效果评论伺机而动.


俺昨天在推特上问了一下除了女朋友一号外还有啥符合我要求的相机. 大家都推荐的Pentax K-X, 长的是这个模样:

blog用图 Pentax K-x

对比女朋友一号, :

blog用图 Panasonic GF1 女朋友一号

前者稍微大一号, 设计上就是单反的正常样子.

前者K-x的好处是在高ISO表现极为突出, 因此夜里拍很好; 坏处是没有比较好的饼干头, 不是太大, 就是光圈小.

后者的好处是万能机, 自配镜头很理想, 又小, 光圈也大, 40mm的实际焦距和人眼极为一致, 拍啥都可以. 缺点是高ISO有点差, 所以夜里表现不会好. 而且由于是最新平台, 价格很高, 性价比较低; 另外整个平台太新了, 像是过渡产品, 有未来被淘汰的危险.

我觉得各有利弊吧, 目前还是倾向于后者.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