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najja.org 2009年3月至5月
Being Boring I'll find my soul as I go home
眼泪
昨天和爸爸大吵一架。我属于顶嘴倔强型,爸爸属于脾气火爆型,可以想到战况很激烈。我直接就被气哭了。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被气哭以后喜欢趁机看点虐心的东西大哭一场发泄一顿。私以为这种虐心的神物包括江南的此间的少年,特别是杨康那段,江南还蛮了解女生心理的。我觉得能哭出来就是很幸福的。男生这点最可怜了:从小就被教育不能哭不能示弱,特别容易养成把事都憋在心里的习惯。女生失恋的时候痛快地连哭1-2天,哭完后就云淡风轻了。不过哭完后第二天就狼狈了,我现在就顶着一双大肿眼呢
Across the universe
Across the Universe是曾经执导Frida的导演做的演绎Beatles三十多首歌曲的音乐电影。据我看来,此片有cult的潜力,情节弱智,歌曲串联生硬。好多点子雷得我外焦里嫩,,比如“妒火重重的帅哥,瞥到一眼草莓就唱起了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晕,实在是晕",还有海边裸女配Across the universe,上帝啊,这是我最爱的歌之一。但是偶尔又有一个惊艳的点子,比如海耶克绝妙的护士装配上Happiness is a warm gun,是我本片最爱的部分。
美剧心得
我又厌倦了先前提起过的battlestar galactica和criminal minds...实际上除了X-files,我从来没坚持追一个剧超过4季。Friends, SATC等女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剧我老是想不起来看,有一搭没一搭的。CSI,House,Criminal minds看到2-3季时厌倦了一集一个故事的模式。可能我还是喜欢drama正剧吧。
目前死追的是the big bang theory,但是第二季真的比第一季水平差了一截,不知道是否能坚持下去。
最近发现的有一个叫mad men的剧倒是超级棒,值得慢慢看下去。虚幻的美国梦,压抑的家庭生活,纠结的过去,但是又对每个人物都很同情,仿佛能走到ta心里去了,很有F. Scott Fitzgerald的风格。这个剧在国内很没名气,只有伊甸园一个讨论贴还比较深入。
另外,boston legal也慢慢地被我品出了味道。除了五花八门从民事到刑事到商业的案例和令人倾倒的结案陈词外,有种可爱的“don't take me seriously"的蛮不在乎态度. 初看时我觉得男演员不好看,剧节奏太快。这个剧的幽默感很独特,一定要看上几集才能体会,我称其“卖囧”,而且每次卖囧都不忘配上那标志性的囧配乐。第一季我超爱下图这位金发新晋女合伙人lori,唉,被人说chubby的小lori,对别人批评自己头发很敏感的小lori,她那个严肃的小脸做这个剧标准的被囧到了的神态特别有喜感。
希望这两个可以支持得久一点。
人生的意义
昨天晚上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记得小时候被传教的同学们逼问人生的意义,我不得不想了一个“人活着就是改造世界让它变得更好”的理由打发人家。不过作为一个曾经比较文艺还爱好过哲学的人,我觉得知道自己为何而活还是有必要的。好吧,我的人生意义就在两个时刻:
1 看到有趣的东西feel inspired时
2 好不容易完成一个大项目feel accomplished时
Inspiration和accomplishment就是我人生的目标,握拳。当然从生物的角度,star trek的“live long and prosper”才是王道,不过这只适用与一个家族或者种群,要是个人用这个作为人生意义,好像有点种马的嫌疑。
我正在苦读CFA L2中。哎,又在临时抱佛脚了!我这一辈子注定要和自己容易厌倦的秉性和爱拖拉的毛病做殊死搏斗,并且要在表面上塑造我稳重可依靠的形象。以后我有孩子了一定教育ta要适应delayed gratification而不是instant satisfaction。
要是我可以选择的话,下辈子我要做只熊猫,天天睡觉!
上海行
上海归来。浦东变化好大,从一个簇新簇新但是没人烟的地方变得和上海别的地方一样人口密集。像这个地方叫证大大拇指广场,在居民楼中间一堆商店超市饭店围成了一个小广场,傍晚很有情调。
南京路越长越像传说中的银座,不过大部分是上海的老字号,比方说张小泉剪刀,上面全是情侣走来走去誓把马路踏穿。
我非常喜欢豫园,尽管里面人太多。每个角度看都有一个不同的景,要是我住在里面,肯定永远也看不腻。
水有点绿,不过里面有很多肥大的鱼,还有许多晒太阳的小乌龟。
侬能看到小乌龟吗?
超喜欢这张照片,屋檐做的真精细真朝气蓬勃啊。
精致的砖地。
很震撼的戏楼!
下面是浦东两栋标志性建筑,金茂和环球金融。我记得上次我来的时候只有金茂孤零零一栋,现在周围已经形成一大圈各个银行/基金/etc的据点了。
花150块上去环球金融中心100层,踩着高强度玻璃留腿影
令我悲伤的是,5号那天多云,所以从100层看出去是这副得行,完全看不清浦西。
最后当我下到门口,看到了此楼用很低调的无衬线字体写成的楼名。我觉得这字体好眼熟,所以我做了一件很nerdy的事情。
我把照片里的字体拿出来进行了一下比对,结合了机器和人眼,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字体是下图里的Revalo和Tara。但是两个字体都有和小样不大相符的地方(红点指出部分),难道那个设计师做了手脚?
等灰机ing
今天我要去上海玩一玩. 上次去是2003年,所以我整整6年没玩上海啦, 六年来一直是把家人招唤到北京来嘿嘿.
目前碰到了一点小困难, 也不是多大的事. 但是它背后有没有深刻的原因就不好说了. 这牵扯到价值观的可塑性. 而说实话我觉得让别人, 特别是一个男人改变自己, 实在太难了.不过我对此还是很有信心滴! 以后我要多读读讲谈话艺术的书, 学习一下怎么说服别人.
本周我连滚带爬把张奶奶的小团圆看完了. 这小说的述评真是铺天盖地, 我都不知看了十几篇了. 总体上我又喜欢又失望. 喜欢是因为张终于显出了一丝对人物的怜悯. 失望的是发现张也是俗人, 也会把自己代入过深不能自拔. 开头惊艳, 结尾唏嘘. 全文时空错乱, 从头到尾不停地在一根时间轴上穿梭, 有种钻进张的脑子里直接目睹她的回忆的感觉. 三段中我最爱明晰的香港部分. 童年时期极度混乱. 爱情部分使我幼小心灵受到很大惊吓, 特别是那个闪回到多年后在美国再闪回来的时候. 但是我还事不能relate.
另外我看了ted chiang的exhalation. 他越写越zen了. 这篇好是好, 但是并不太有突破性, 而且我看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想阿西莫夫的The last question.
冻死我了
身为半个上海人四分之一个湖南人, 并且小时候在上海呆过几年的人, 我咋觉得没有暖气的日子那么不爽呢?最讨厌坐在那里手脚冰凉的感觉了! 不爽到我都开始看英剧和美剧了, 上次一鼓作气看了the big bang theory第一季后, 有点看腻了, 而且第二季质量下降. 这次重新拾起第二季, 觉得从第十几集开始又恢复了第一季的雄风. 这个剧有一点我认为非常特别: 它看上去超级vintage, 你说它是十几年前的电视剧也不夸张. geek们果然是timeless的! 这四个男猪脚里我最喜欢花花公子Howard和印度人Raj. Howard, 我最喜欢的花轮式浮夸自恋男! 而且还是学工的, 声音还很好听. Raj真是超可爱的, 这种平时不说话偶尔语出惊人的人我也超爱!
另外我打算探索一下刚刚完结的battlestar galactica,这种scifi正剧和sitcom搭配着看是最完美的. 不过我看了miniseries前传后有些担心这剧有装的倾向,美国拍的scifi总是take themselves too serious, 有失好玩..
地球一小时
好多人说关一小时的灯能干啥? 其实这不就是俺正在看的影响力(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里第三章的内容吗? 关键不在关一小时的灯节电, 而是一个人在关了这一小时灯后, 他对自己的看法会发生改变,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注重环保的人并且为此感到自豪, 他会在生活中开始注意关灯. 越关灯他就越自豪, 越自豪他就越注意节电. 其实这个效应怪可怕的, 因为它看上去只是个小事情, 却有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自我意识的力量.
我爱极光
周末的时候,jessie同学friendfeed上对我的一个greader shared item进行了点评,中间提到BBC拍的一部叫Joanna Lumley in the Land of the Northern Lights的片子。我这辈子最向往的就是去北极圈内坐在行驶在峡湾中的轮船里看极光了,因此立刻行动起来下载这个片子,但是网上都是2G的720P,下起来速度只有十几k每秒,我等的头发都白了才拖下来3%,所以俺毅然决定找个在线的看看,发现6.cn竟然有超清晰版的,俺立刻搬了个小板凳看起来。
话说这个片讲的是一个今年62岁的bbc电视剧女演员到挪威圆她人生最大的梦想,那就是1)看极光 2)进北极圈。她在挪威走到哪里都倒霉地碰到低气压云层,只看了淡淡一抹绿。最后在寤寐思服,上下求索,执著到我都有点感动鼻头酸酸的时候,摸到了挪威极光观测台,在磁场活动最多的地方终于看到了真正意义上极光。
这个时候她刚做火车到挪威,坐着可爱的雪橇犬(这不是小哈士奇啊?)拉的雪橇跨越北极圈,我觉得底下那张图非常有意境。
到了一个很浪漫的海边地区,此地产鱼,名字很浪漫,是一个A上面有个小圆圈。
但是云太强了,他们只好乘游轮顺着峡湾去另一个萨摩原住民的中部地区。下图这个fjord就是峡湾,峡湾是冰山磨出来的峡谷,是挪威的国家象征。峡湾的景色真是太销魂了!
后来她到了某中部地区
去了一个冰雕成的饭店,哆哆嗦嗦地睡了一晚(古墓的那个练功床?:mrgreen: )
还是一无所获,又换了一个地方找极光观测中心。这张出奇的像某位荷兰画家,可惜我忘记他名字了 。
终于看到了极光!
月亮或者隐隐约约的日出都挡不住极光的光芒
被深深震撼到流眼泪的主持人Joanna
片尾,Joanna来到了地球大陆最北端靠近北冰洋的地方,虽然天气酷寒,但是那里的海洋由于暖流并未结冰,在冰天雪地里竟然显得热气腾腾的。不知为啥,我觉得这个澡盆一样的海洋有点感人,是不是因为它意料之外的生机勃勃?
女主持Joanna Lumley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女演员,原因一个是她主演的几部bbc长青剧集,另一个是她的配音,下面有个wikipedia上很搞笑的细节:
Users of AOL in the United Kingdom are familiar with Joanna Lumley's voice. She recorded the greeting "Welcome to AOL" for that company. It is, therefore, the first thing that a UK AOL user hears when logging on.
她在整个节目中一点没提过自己具体职业,但是她超级超级客气,不管见到啥都说:“it is re-a-l-l-y fantastic!" 我感觉听她说了无数次这句话,似乎每次语气还有稍微不同,演员就是强大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