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 Boring

Friday, June 4, 2021

大童英语辅导1个月实践感想

 给大童辅导英语,首先要以大童的心态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我当年都是4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真正正是大童起步。


回忆整个学习过程,最大的问题是:
1.过于重视语法
2.阅读文章过短,而且都是在词汇和长度上压缩过、过了n道水的文章
3.听力渣到极点
这三点不足,是因为国内英语考试不需要很深。如果考试阅读和单词选择题拉到GRE一半难度,听力选用真正的常速英语比如big bang theory,英语水平可以迅速得到极大改观,但会引出两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到底学多少英语算够用?这样对边远地区公平吗?

根据我对老大学校(英语特色校)的观察,目前他们的学法和我小时候差别不大,最大的差别是:
1.听力语速明显上升
2.强调跟读
3.不讲音标,运用自然拼读
4.有口语考试

在我看来,学校做的已经不错,不足在于阅读。因为学校课时安排,只能家里自己辅导阅读。现在最流行的分级读物加小说派,关键词是“盖兆泉”,主要思想是按难度阶梯化读一些分级读物,同步搞听力。去年我实践这一派有很大的几个障碍:
1.我的孩子人比较内向,让他开口不容易的,跟读极易引起孩子反感
2.幼稚没意思,孩子看完了不愿意听,听力上升慢
3.跟读费时间,弹钢琴已经很费时间,不能再搞这么费时间的项目了

分级派走不通,干脆走了旁门左道的路。受到水木一个贴的启发和讲原版书的“李岑”启发,在学校已经教过好几年的基础上,直接切入章节书。选用了英国的Horrid Henry,这套书有几大优势:
1.每本书四个短故事,每个故事13-18分钟,每天讲一至两个刚好讲完,一点不累。
2.有声书配音极生动
3.英音
4.全套25本,单词重复率超级高

目前实行了1个多月,能显著观察到:
1.英语理解力上升
2.好感度增加,平常能熟练应用what a xxx boy来形容弟弟
3.愿意早晚洗漱听英语

具体做法是:
1.对着书放音频,他不懂的地方他按暂停,我用中文解释,一般整句解释,再强调某个不认识的单词。
2.看完书,这个故事的音频再听一遍
3.平常想听就随便听以前看过的故事

这么搞肯定没有从分级读物和拼读一点点搞起基础扎实,但是校内已经很扎实地推进了,我认为家里飘一点没事。

我的感想是:
1.尽量激发大童的积极性,让他自己听自己愿意听的东西。大童非常喜新厌旧,不喜欢反复,不要让他看已经看过中文版的东西。
2.audible的有声书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如果喜欢英音就看看audible.co.uk上同龄小孩在听什么。专业人员讲得太好,轻松模仿各种人物声音,他们的声音是有角色、有情绪、有性格、有温度的。比父母讲高明很多,增加很多生动感。从操作角度,父母放一会音频,停下来讲讲中文,相对不累,容易坚持。
3.控制深度,少讲语法和词语拓展。我忍不住会讲:“that后面是个从句,是解释前面那个动词的”,他根本不要听的好吗!建议遇到从句请用“XX什么呢,什么是”解释带过。比如”True, his shelves were filled with toys, but nothing he still wanted to play with”中文解释意译成“是的他架子上很多玩具,但没有什么呢,没有他还想玩的”。
4.少现场查字典,费时间。比方看到rhubarb,你说这是个蔬菜,他会问什么菜,你查个中文名给他。他又想看图,你查图给他看,再看看百科什么的,15分钟就没了。
5.对孩子放低要求,少考察,模糊处理,不要求一定百分之百搞懂和记住。
6.一开始比较难,生词非常多,后来他记住了第一个字母和后面几个字母的高矮轮廓,但在语境里能知道他们的意思。这就够了。





老二英语启蒙

 

孩子父母均为民间英语爱好者,喜欢通勤和早饭时听英语。老大启蒙晚了,一开始就跟读,路子错了,后来走不下去了,从此纯靠学校。因此老二2岁,我买了坊间最时髦的盖兆泉著作学习。去年春节,老二快2岁半,说话能力基本稳定,我就开始启蒙了。

实际上从半岁起我们就念了一些英文绘本,但给他讲英文书相当困难:只要每页超过1句话,或者页数超过10页,立刻失去耐心不看了。因此,最初阶段给他看培生预备级第一辑,每页只有一句话,每本10页内,无厘头风格很吸引小娃(哥哥当年4-5岁看嫌太幼稚)。培生第一辑录音是原版(千万不要买第二辑),很慢很清晰很好听。

之后遭遇了瓶颈,培生基础级句子多一点长一点,页数多一点,他接受不了。这时,我发现了神奇的One Person One Language模式,即家里有个人和娃完全说外语。说干就干,一天我突然切换到英语了,娃倒没哭,但是他有一段晚上不愿意和我睡觉,估计觉得妈妈有点奇怪(奇葩)。一个月后,他突然能坐住看很多绘本了。但我英语能力受到空前考验,即使在海外,我也从来没有每天说如此多英语。输出太多,储备的句式词汇已掏空。

OPOL三个月后,他能神奇地听懂不少话了。培生的基础级突然变得非常简单,但是这时候出现新的问题:分级读物是给4-5岁娃写的,2-3岁理解不了基础级里大量科普内容。后来我尝试引入当年为哥哥屯的绘本,他很喜欢,看不上丑丑的培生了。后来我们读了很多绘本,他比较保守,喜欢系列故事,因为熟悉的主人公让他有安全感。看过的比较好的系列有:

1.Little critter:无厘头,音频一般,娃喜欢。虽然不长,但其实文字难度远大于各种分级。

2.Usborne farmyard tales:图美,音频一级棒,语言匹配已完成最初0到1阶段启蒙的娃,认知完美匹配3岁娃,娃非常爱。这套每页上方是简单表述版本,下方是复杂表述版本,到认字阶段,可以娃读上面文字,家长读下面文字。

3.学乐带CD的一套Clifford大红狗:对应学乐的level2,故事比较曲折的一套。经过努力,终于喜欢上,音频还可以。

4.usborne第二个图书馆:图美,故事好,语言非常地道。非同一主人公所以看得慢,每本都要拼命说服他尝试,但是每本最后都很喜欢。提醒大家,一定要买凯迪克最新出的彩虹兔版,只有那版有音频。和上面farmyard一样,可以家长和娃各读一部分。缺点很明显,拿到手时我惊呆了:这套书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难度差异大得惊人,前半部分难度大约牛津树5,后半部难度远远超过牛津树9。

5.danny and dinosaur套装:算喜欢。读过绘本再看分级读物的语言真是简单到爆炸,没有从句,没有奇怪单词。

6.牛津树:看了一部分1-3级,娃非常喜欢,但是我研究了老大的书后发现,牛津树5级后认知难度太大了,3岁娃真的不明白圆桌骑士和穿越是什么,他们完全还分不清幻想和现实呢。这么棒的书,留着大了认字吧。

双11的时候,我买了牛听听,网红款好用诚不欺我!从此我走在了解放的大道上,再也不用整天辛苦地从喜马拉雅上下载,用格式工厂转音频,再上传存火火兔了。牛听听功能非常全面。给娃讲完故事,搜牛听听上的音频,立刻可以加进自己的专辑每天听起来,真乃听力训练神器,省了下载—转格式—上传的大量时间。每台机子可以设定4个专辑对应上面四个键,每个专辑都能记住听到哪里。有定时播放功能,我设置每天早上熏陶老大听力。

动画片强烈推荐big muzzy,简单,有趣,全年龄通吃,天天听音频,现在我俩娃都会背这个台词。

综合感想:
1.启蒙早好,越早越无痛,其实我认为女孩说话早,完全可以0岁启蒙。
2.对于1岁后启蒙的,一开始可以从指物说英语,做动作说英语开始,逐步过渡到说一遍英文,说一遍中文。慢慢过渡到OPOL,这样小孩不会懵。
3.牛听听很适合小娃,很省事,有助于培养听音频习惯。
4.千万不能屯书,孩子飞速地长大,他们绝不会浪费时间看比自己水平幼稚的书。
5.尽量买同一主人公的套装书,最好同一主人公买很多不同难度的书。我发现Arthur(亚瑟小子)、Berenstain Bears以及牛津树能符合这个要求。但是最好借一本试试水,爱上了再买一套。
6.最初的阶段最难熬,熬过以后海阔天空,随便读。
7.台湾的三位幼儿英语大拿各有特点:
汪培珽的书认知要求很高,适合大娃看,但难度曲线陡峭,恐怕学她书单给大娃启蒙很痛苦;
吴敏兰对家长讲故事能力要求很高,实际她的重点是培育兴趣,不适合这一代鸡血家长;
廖彩杏的培养听力理念没错,书单也不错,那些音频尤其好(只是太吵了!),但她给我的印象是她基本不讲故事,娃自己坐在那里听CD,真令人难以相信。
8.我认为孩子专心做事时放听力不妥,为了英语影响注意力不妥,适合睡前、刚睡醒、刷牙、洗脸、画画等活动听。

总体而言,只要孩子爱听的书,就玩命供给、持续不断地供给就行。

启蒙1年1月(3岁7个月):我只要用中文解释英语,他就大喊大叫说“我知道”。因此我认为他的听力已经提高到新水平,给他引入了黑猫和外研社童话盒子裸听(各种看过其它版本书的童话)。这俩个音频质量很高很吸引小孩,只要一放就挨着牛听听上认真听,时而很投入地哈哈大笑。